“非遗活化与闽南生活美学”漳州文化创意大赛作品征集公告

2025-09-16

图片


“非遗活化与闽南生活美学”

漳州文化创意大赛作品征集公告


微信图片_20250915160718.jpg




活动主题



活动以“非遗活化与闽南生活美学”为主题,开展大赛及展示等系列活动,通过大赛充分挖掘漳州闽南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和生态文明五大文化名片元素,进行文化创新设计与再造,将文化IP形象、城市文化和产业品牌运营相结合,促进文化产品落地转化。



征集作品类别



大赛分大众赛道企业赛道,面向全国文化创意设计公司或团队、高等院校与职业院校师生、独立设计师、艺术家及各类文创爱好者、文化创意设计专业机构征集创意设计作品。

(一)大众赛道

1.主题创意产品设计——非遗活化创意类别

征集内容:围绕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市级以上),提炼闽南文化元素和价值内涵,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具象化开发,设计体现历史文化内涵的原创文创产品,注重产品生活美学性。倡导围绕特色技艺、产品,从材料、工艺、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且须具备市场批量销售可能。

非遗名录库官网:140.237.73.153:8082/cms/sitemanage/index.shtml?siteId=300605918170200000

2.文化遗产活化创意类别

征集内容:围绕各级文化文物单位馆藏的文化资源及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文化遗产游径等文物资源,以文创视野深入挖掘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推动创意创新转化,促进文化遗产资源焕发活力,以文创设计为媒促进“文化与生活”“传统与当代”有机融合与创新发展。

馆藏文物官网:https://www.fjzzmuseum.com/#/collection

3.城市文化创意类别

征集内容:针对闽南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及生态文明等五大名片进行创意设计,依托城市IP、文化内涵、自然景观、人文风情等特色,以及旅游景区景点、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标志性建筑等资源进行创造性开发和运用。设计具有“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收藏性”“独特性”“时尚性”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

4.数字文创类别

征集内容:以漳州五大文化名片元素为核心,以闽南场景、漳州历史名人为原型,创作开发虚拟场景、数字人、游戏设计、VR文旅体验等交互式数字文创产品,打造“可体验、可互动、可传播”产品,产品须注重文化传播与用户体验,操作简便;符合轻量化原则(视频≤50M,VR加载≤10s),适配手机、平板等设备。

(二)“漳州好物”文创企业赛道

本赛道面向优秀文化企业,依托漳州旅游景区景点和非遗项目等,挖掘具有闽南文化内涵、历史人物、特色食品等资源元素进行创作设计,以文化创意产品的形式和主题,设计、创作成熟且已形成量产的实物产品,评选一批在载体、形式、设计、内涵、风格等方面有新意、有亮点、有颜值的优秀文创产品,形成“漳州好物”名录库,纳入市级文旅宣传推广体系,通过文旅展会、文化交流活动进行多渠道展示。



大赛日程安排



征集启动日期:2025年9月15日

报名与作品提交日期:2025年10月20日—2025年10月30日

初评截止日期:2025年10月30日

初评入围终评结果公布日期:2025年11月中旬

终评实物/材料寄送日期:2025年12月5日—2025年12月15日

终评日期:2025年12月下旬

结果公布日期:2026年1月

获奖作品展出:2026年2月3日



征集作品规格



参赛作品分为实物作品、数字文创两种。大众赛道初评提交的参赛作品均以电子资料形式提交,待入围终评后再提交实物;“漳州好物”文创企业赛道作品均以实物形式提交。

初评提交要求如下:

(一)大众赛道

1.实物作品

每件参赛作品初评阶段需上传4-6张高清JPG图,版面内容包含主题阐释、实物作品照片、必要的结构图、基本外观尺寸图及设计说明(300字内)等,版面大小为A3(420×297mm),横构图,分辨率300dpi,单张图片大小不超过10M。

2.数字文创

视频类作品以MP4格式上传发送,时长不超过5分钟,文件大小不超过500M,分辨率1080dpi以上,以压缩包形式发送。新媒体类作品和数字技术类作品可以链接形式上传发送。其中新媒体类作品中的表情包以GIF格式上传发送,1000px*1000px,分辨率72dpi以上。单张图片大小不超过5M。

以上两类作品均需附上“参赛作品报名表”,以压缩包形式提交上传,文件命名为“作品名称+作者姓名+联系方式”,发送至大赛指定报名渠道。进行终评的参赛作品(不包含数字媒体类),需以实物形式进行报送。

(二)“漳州好物”文创企业赛道

作品投递形式:实物。

(三)作品投递方式

邮寄或指定投递地址现场递交。凡通过邮寄方式报送实物作品的,邮寄费用均由参赛者自行承担,在邮寄过程中如发生丢失、破损等问题,请自行与快递公司协商,大赛组委会概不负责。



作品投稿方式



大赛采取自主报名或单位推荐,所有参赛作品均需通过线上渠道进行申报,作品数量不限。

(一)线上申报渠道

将作品图文件发送至zzwcds0596@126.com进行报名,同时,可以通过“漳州文旅”微信公众号,了解大赛的相关信息。

(二)实物作品投递地址

漳州市图书馆(福建省漳州市高新区南星路21号),联系人:游帆,联系方式:17689241812。

所有作品均需附上“参赛作品报名表”,作品外包装均需附上“作品名称+作者姓名+联系方式”。



奖项设置



(一)奖金设置

金奖10名:其中非遗活化创意类4名,其余三个类别各1名;文创企业赛道3名(奖金各1万元)。

银奖15名:其中非遗活化创意类3名,其余三个类别各2名;文创企业赛道6名(奖金各5千元)。

铜奖20名:其中非遗活化创意类5名,其余三个类别各2名;文创企业赛道9名(奖金各3千元)。

(注:以上奖金均为税前数额)

(二)优秀文创产品

文创企业赛道再评出30件优秀文创产品,颁发获奖证书,与获奖作品一同列入漳州好物名录库,在各类博览会、文旅促消费活动、文创市集等活动上组织展示售卖,进行宣传推广。

(三)优秀组织奖

根据各推荐单位的组织工作和作品获奖情况,评选若干名“优秀组织奖”,颁发证书。



评审办法



评审原则: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大赛将邀请文化学者、非遗传承人、设计专家、行业代表、文旅企业等组成专业评审委员会。评审标准如下:

(一)文化性(30%):对闽南文化、非遗元素的理解深度与转化的准确性。

(二)创新性(30%):设计理念、表现形式、技术应用或商业模式上的独创性与前瞻性(企业赛道此项权重为20%)

(三)美学性(20%):作品的整体视觉效果、审美价值与艺术表现力。

(四)实用性/市场性(20%):作品的功能性、用户体验、生产成本控制及市场推广潜力(企业赛道此项权重为30%)



注意事项



(一)参评作品须实名投稿,杜绝抄袭。已参加过国内同类评比活动并获奖的作品不得参加本次评选活动。

(二)参评作品须单独填写报名信息并上传作品图文件。作品图片、设计说明、视频中均不得体现作者及企业名称,否则视为废件。

(三)同件作品不得跨赛道、跨类别重复报送,重复投稿仅以第一次投稿为准,其他投稿作废。

(四)所有获奖及入围作品均视为原创作品,不存在任何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问题,如参赛者出现任何知识产权的法律纠纷,与大赛主办方无关。

(五)主办方拥有无偿使用入选作品和产品开展非营利性活动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重要展览展示活动)。

(六)凡报送作品参评者,即视为已确认并自愿遵守本次比赛有关版权和创作要求的各项规定。



相关权益



(一)所有参赛作品应确保原创作品的版权清晰,在参赛前不存在转让、许可使用、质押等权利瑕疵行为。参赛期间,参赛者不得将参赛作品转让或授权给任何第三方,不得用参赛作品参与与本赛事相同或类似的其他活动。如果获奖者放弃履行相关版权转让或授权义务,则视为主动放弃相应奖项。

(二)主办方享有对参赛作品的展示、宣传、出版、发行权益,所有获奖与入围的作品的作者同意授权承办单位进行产品开发并进入市场运作,作者可以根据运营收益参与运营分成(授权与分润协议另行约定)。

(三)所有入围作品根据通知提供实体样品或最终成果方可进入终评,样品归主办方所有,由承办单位负责保管,活动后原则上不予退还。(如有特殊贵重作品成品要求退还的,请提前通知承办单位,自行承担物流相关费用)

(四)参赛者一经投稿则视为允许主办方和承办方在活动期间进行相关专题、官网、微信等推广中署名宣传。除为本次赛事进行的必要展示、报道、宣传或市场活动外,承办方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或外泄未获得授权作品的源文件。

(五)作品一经提交,将视为参赛者同意并遵守比赛相关规定,若作品在商业使用中著作权存在争议,主办方不承担因作品侵犯他人(或单位)的权利而产生的法律责任,由提供作品的参赛者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六)参赛者一旦提交作品,视为已仔细阅读上述条款,充分理解并表示同意。同时,主办方保留在法律范围内对本活动的解释权。


附 件


1.“非遗活化与闽南生活美学”文创大赛参赛作品报名表

2.漳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批次划分)

3.漳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151处220个点区域划分)


图片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附件





阅读1
分享